编者按:二代ALK抑制剂塞瑞替尼已获批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相较其他ALK抑制剂,塞瑞替尼的一线临床应用有何优势?一线应用能否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如何应对塞瑞替尼一线治疗后的耐药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肿瘤瞭望》邀请到辽宁省肿瘤医院马锐教授、鞍山市肿瘤医院吕金芳教授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刘子玲教授为读者做解答分析和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3. 塞瑞替尼早期临床研究中采用750mg空腹给药方式,基于ASCEND-8研究,目前中国获批方案为450mg随餐口服,您对剂量调整后的临床应用有何体会?
马锐教授:塞瑞替尼是首个获批的二代ALK抑制剂,基于I期研究良好的疗效,早期采用750mg空腹给药方式,但是AE发生率较高,患者依从性差,导致影响疗效。
ASCEND-8研究发现,450mg随餐服用虽然剂量减量,但疗效不减,患者依从性增加。研究中450mg随餐组的3/4级AE发生率较其他ALK抑制剂低,无胃肠道便秘及味觉障碍相关不良反应,无5级AE发生以及永久停药,减量患者比例明显降低。同时,450mg随餐组疗效提高,ORR达78%,PFS随访超25个月尚未到达。在临床应用中也体会到450mg随餐方式的AE确实很轻微。
4. 塞瑞替尼ASCEND-4研究的中位PFS为16.6个月,ASCEND-8研究450mg随餐组中位PFS已超25个月仍未成熟,您认为该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和后续研究有何启示?
马锐教授:ASCEND-4研究中塞瑞替尼为750mg空腹剂量,之所以PFS不如ASCEND-8研究中450mg随餐组,是由于750mg空腹剂量毒性大、患者依从性差,影响了药物疗效。
ASCEND-8研究的启示作用有两点,首先,靶向药物的合适给药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不同。其次,空腹或随餐的给药方式可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之间应做到平衡,才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和生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