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ELCC现场直击丨姚文秀教授:ELCC报道的肺癌ADC治疗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3 15:21:02  浏览量:71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巴黎举行的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肿瘤瞭望》现场邀请四川省肿瘤医院姚文秀教授进行专访,就本届大会公布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解读。

在巴黎举行的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肿瘤瞭望》现场邀请四川省肿瘤医院姚文秀教授进行专访,就本届大会公布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解读。
 
在肺癌一线和后线治疗方面,2025 ELCC发布了哪些重要ADC研究进展?

姚文秀教授: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的内容与ASCO、ESMO和WCLC等国际会议略有不同。本届ELCC会议除了聚焦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前沿领域,也更多地关注了ADC(抗体偶联药物)与双抗类药物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开展了许多ADC药物与双抗类药物的I-III期临床研究,有很多优秀的研究结果在2025 ELCC会议上展示。
 
目前ADC在肺癌领域的研发主要聚焦于两类靶点:TROP2和HER家族(HER2/HER3)。引发国际广泛关注的TROP2 ADC包括Dato-DXd等;国产代表药物包括科伦博泰研发的SKB264(芦康沙妥珠单抗),近期已获批用于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本届ELCC也展示了多项TROP2 ADC、HER2 ADC及HER3 ADC研究进展,例如首日举行的优选口头报告专场1发布的ORCHARD研究(摘要号1O)显示,针对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耐药难题,TROP2 ADC药物Dato-DXd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我们期待ADC和双抗领域的研究进展能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ADC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研发面临哪些挑战?

姚文秀教授:ADC用于肺癌治疗面临疗效优化、毒性管控和耐药逆转等多方面的挑战:ADC疗效与传统疗法的优效性对比尚需长期随访,ADC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管控面临挑战,ADC治疗耐药机制和耐药后的治疗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索。
 
为了进一步突破ADC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瓶颈,未来需通过哪些途径进一步完善ADC的研发?

姚文秀教授:为了进一步推动ADC的研究进步,未来需重视靶点优化、连接子与载荷创新、联合策略以提高疗效,还需要完善安全性管理。ADC的每个组成部分(抗体、连接子和有效载荷)都可能影响ADC诱导的毒性,比如SKB264的不良反应(AE)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典型的化疗毒性,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炎等特殊的AE。未来需要探索ADC与其他药物联合,比如研发双抗ADC,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增效,增强靶向性以减少抗原逃逸,但如何降低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姚文秀教授
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肿瘤内科党总支书记,主持肿瘤内科工作(行政主任),肿瘤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及成都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疼痛质控中心难治性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疼痛学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常委;
CSWOG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免疫协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肿瘤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流行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MDT专委会副会长;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
《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编委。
 
《肿瘤瞭望》在ELCC现场报道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