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MIRACLE的英文含义为“奇迹、不平凡的事、精品”,同时也是一项中国研究者发起的、国内19家中心联合开展的2期临床试验的名称缩写。这项研究首次证实,mTOR抑制剂联合来曲唑可显著改善他莫昔芬进展的绝经前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依维莫司治疗中国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近日,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IF=31.777)在线发表了MIRACLE研究成果的论文。《肿瘤瞭望》有幸采访了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樊英教授,一起分享这项研究者发起试验(IIT)的背后故事,以及依维莫司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
肿瘤瞭望:MIRACLE研究探讨了大家已经比较熟知的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用于他莫昔芬进展的绝经前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首先请您谈谈该研究的背景,比如是什么促使您和团队形成的研究设想,这项研究将解答哪些临床问题?
樊英教授:MIRACLE研究是由徐兵河教授牵头牵头,以我们团队为中心,联合国内19家中心开展的2期临床研究。该研究设计背景主要有以下的考量。
首先,与国外相比,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早,约60%为绝经前患者。我们知道月经状态可能会影响治疗决策的选择,但国外发病人群以绝经后为主,其新药研发也更加注重于绝经后患者,针对绝经前患者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在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领域,目前唯一一项针对绝经前患者的大型3期研究是MONALEESA-7,而PLOMA、Monarch等其他系列研究仅仅入组了一小部分绝经前患者。
其次,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获得FDA乳腺癌适应症批准和NCCN等国际指南推荐已有近10年,在国内也已经有其他实体瘤的适应症,其疗效较早前已经得到了临床验证。但是其关键性研究BOLERO-2是入组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的研究,对于依维莫司一线治疗的数据仍不多(既往报道的一线治疗研究BOLERO-4仅是一项单臂试验);而且他莫昔芬在临床上仍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关于他莫昔芬进展后的靶向治疗证据也有限。
因此,考虑到“mTOR抑制剂”、“绝经前”、“他莫昔芬进展后”、“一线治疗”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开展了这项MIRACLE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国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证据。
肿瘤瞭望:这项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依维莫司组PFS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达到了将近20个月,且各亚组的总体获益趋势一致。结合这项研究的入组特征来看,您如何评价依维莫司在TAM失败患者中的疗效?
樊英教授:MIRACLE研究共入组了199例他莫昔芬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依维莫司+来曲唑组101例,来曲唑单药组为98例。这些患者大部分是内分泌耐药患者,大约有88%的患者存在继发或原发耐药。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对于来曲唑治疗进展后的患者,允许交叉接受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接受来曲唑的患者相比,接受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的患者获得了更长的PFS(19.4 vs 12.9个月),可显著降低36%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HR=0.64,95%CI:0.46~0.89,P=0.008)。各个亚组的获益趋势也相似,包括原发或继发耐药的患者均可获益。
△总体人群(A)及交叉治疗患者(B)的无进展生存K-M曲线
在次要终点方面,依维莫司组ORR(50.0% vs 39.3%)、CBR(72.7% vs 47.5%)、DoR(18.7 vs 14.8个月)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令人欣喜的是,53例由来曲唑交叉至依维莫司联合治疗的患者,也额外获得了5.5个月的PFS(95%CI:3.8~8.2个月),进一步证明应用依维莫司可以逆转来曲唑的耐药。
▽最佳总体缓解总结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他莫昔芬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一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PFS,包括来曲唑交叉至依维莫司也可获益,说明mTOR抑制剂可有效逆转内分泌耐药,这与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是相吻合的。
肿瘤瞭望:MIRACLE研究为依维莫司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增加了新的证据,而国内针对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进展后的BOLERO-5研究也已接近尾声。随着这些新证据的加入,您认为依维莫司将如何影响国内的治疗格局,在众多靶向内分泌治疗中应该如何定位mTORi?
樊英教授:实际上,依维莫司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良好疗效比较明确,这在较早以前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已经得到证实。遗憾的是,由于缺少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数据,依维莫司尚未在国内获得乳腺癌的适应症,但其实在肾癌等其他实体瘤领域早已获批,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由邵志敏教授牵头的、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来曲唑进展绝经后患者的BOLERO-5研究已经接近尾声,再加上我们这项针对他莫昔芬进展绝经前患者的MIRACLE研究,将为中国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证据,推动依维莫司获得国内适应症,惠及更多中国乳腺癌患者。
近年来,CDK4/6抑制剂在HR+/HER2-晚期乳腺癌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突破,已经成为新的一线治疗标准;但我们看到mTOR抑制剂相较于单独内分泌治疗也是有获益的,尤其是内分泌耐药的患者。其次,对于CDK4/6抑制剂进展后的二线治疗仍在探索中,依维莫司可能也会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肿瘤瞭望:MIRACLE研究能够发表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JAMA oncology之上,说明其研究质量受到国际肯定。我们知道这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试验(IIT),其过程可能充满许多艰辛。最后请您分享一下您在此科研过程的感想,以及对未来临床医生进行科研探索的建议。
樊英教授:近年来,我们国内广泛开展了很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包括CBCSG系列研究、SYSUCC系列研究等都已经在国际会议上进行报道或在顶级刊物发表,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了“中国声音”,显示出中国医疗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药企、医生对开展临床试验和创新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医院都参与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乳腺癌的治疗实践提供更多中国人自己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为像MIRACLE这样完全由医生发起的临床试验,目前国内还是不多,能够被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接受,也说明中国医生同样可以做出高质量的IIT。当然,IIT对中国医生而言仍有许多挑战,包括科研经费、研究实施、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比如在质量控制方面,不同中心对入排标准、疗效判定的把握度可能有差异;其次,实施过程中患者依从性、撤回知情、失访、交叉用药等都可以影响试验数据。
随着中国医生经验的积累,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改善。我们期待会有更多高质量的中国IIT、更多像依维莫司这样的“MIRACLE”登上国际舞台。
注:依维莫司尚未在中国取得乳腺癌适应症。本资料目的在于提供疾病领域的相关知识、提高疾病认知水平,非广告用途。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